峙山公园东面约一里路有座孤山,伏在田野上,如一条头朝东北、尾向西南的牛,所以人们就叫它卧牛山。
北宋末年,金兀术带领金兵南侵,小康王赵构逃奔明州(今宁波),经余姚,向浒山方向北逃,想渡海避难。
小康王和随从逃到卧牛山下福昌寺,人困马乏,正要休息,见山吞处金兵追来。随从中有一名是小康王亲族赵某,他急中生智向康王献计,叫康王解下衣冠佩剑给他,并叫康王单骑先走,由自己扮作康王迎敌。于是康王赶紧翻身上马,往东就逃,过马蹄漕、跃马桥,到埋马庙藏身。
随从赵某率领人马,手握康王佩剑,带头冲向金兵,死伤很多,战斗到中午,人困马乏,正无可奈何时,忽见金兵阵脚自乱,原来是余姚李知县带领乡兵赶到。
金兵恍惚看见卧牛山上全是乌牛乌衣的军人,认为已前后受敌,就落荒而逃。李知县立即领兵冲上去,把金兵杀散,救出受了重伤的赵某和随从。然后叫乡人把杀死的金兵埋葬在卧牛山后的小山堆,这就是现在的金山,把康王佩剑插在重围的小山上,这就是现在的剑山。赵某在此住下养伤,此地的村名现在叫赵家。
卧牛山相传因乌牛乌衣军战胜金兵的缘故,改称为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