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来历
1、字形与本义:
汉字“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约3000多年前。其字形由“㫃”(yǎn,类似旗帜的形象)和矢(箭)组成,最初表示以旗帜召集军队,即军队的聚集之意。
甲骨文中的“族”字还包含箭头形象,有学者认为其本义是指箭头,即箭镞。
2、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族”字引申为“聚族”而居,即家族之意。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家族或民族经常聚集一起生活、劳作和战斗的习惯。
在周代,金文形式的“族”字内涵得到丰富,除了家族外,还有了“品类、族众、行政单位、苦行”等意义1。
3、文化与历史意义:
“族”字在古代不仅是家族的象征,也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和战斗单位。它体现了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形式。
在历史上,“族”字也与“灭族”相关,指的是对整个家族成员的消灭,这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方式4。
所以“族”字的来历与其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它不仅是一个象征家族的符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