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时,洪泽境域分属东阳县、盱台(眙)县、徐县和淮阴县。
在汉朝时,洪泽境域先后分属淮阴、东阳、盱眙、山阳等县。
在三国时期,全境属于魏国。
在隋朝时,洪泽地处下邳郡、江都郡边界,东部属安宜县、山阳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徐城县,北部属淮阴县。
在唐朝时,洪泽全境处泗州和楚州边界,东部属宝应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临淮县,北部属淮阴县、山阳县。
在宋朝时,洪泽全境处泗州和楚州边界,东部属宝应县,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临淮县,北部属淮阴县、山阳县。
在元朝时,洪泽境域处河南江北行省、东道宣尉司边界,东部属山阳县、宝应县,南部属盱眙县、临淮县,西部属泗州,北部属桃源县、清河县。
在明朝时,洪泽全境属南京(南直隶),地处凤阳、淮安、扬州三府边界;东部属宝应县,隶扬州府高邮州;南部属盱眙县,西部属泗州,隶凤阳府;北部属桃源县、清河县,东北属山阳县,隶淮安府。
在民国时,洪泽全境处江苏、安徽两省边界。
此外,洪泽在历史上还曾建立过淮宝县和洪泽县,后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