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诙谐讽刺**:元末明初及明中叶以后,寓言创作出现了两次高潮,这一时期的寓言作品以冷嘲热讽和笑话成分增多为特点,许多作品可以被称之为“诙谐寓言”。
2. **风格多元**:元明清时代的植物寓言融合了先秦说理式寓言、唐宋拟人传体寓言以及古文家寓言的不同创作元素,使得植物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新奇。
3. **中西结合**:自明末清初《伊索寓言》东传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中国的寓言创作,出现了中西合璧、风格清新的拟人化植物寓言。这种中西寓言风格的融汇结合是这一时期最具时代特色与突破性发展的表现。
4. **诗体寓言**:寓言不仅受到散文的影响,也受到诗歌的影响。唐代开始出现诗体寓言,如杜甫的《义鹘行》等,而元明清时期的寓言则是古代寓言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并向现代寓言文学转型的准备时期。
5. **卓越寓言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有卓越成就的寓言家,如刘基、宋濂、刘元卿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寓言文学的高水平。例如,刘基的《郁离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6. **文学性强化**:虽然“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但它在元明清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仅在原著述中作为论证手段之一,而且因其自身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而独立流传,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元明清时期的寓言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转型和发展,不仅是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为后世的寓言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