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定额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算作是计件工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劳动定额和计件工时的概念。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劳动消耗标准。它通常以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表现。时间定额关注的是工人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而产量定额则关注的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
计件工时制,又称计件工资制,则是一种支付报酬的方式。它是以工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一定的作业量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劳动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工人的工资直接与其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挂钩。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劳动定额是计件工时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劳动定额,就意味着没有明确的劳动消耗标准,也就无法准确衡量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从而无法确定其应得的劳动报酬。
因此,没有劳动定额,不能算作是计件工时。实行计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必须首先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确保劳动定额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既能激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定额的制定还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的讨论和协商,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总之,劳动定额是计件工时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劳动定额,计件工时制就无法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