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顼龄在清朝康熙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被授予太常寺博士的职位。随后,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被举为博学鸿儒,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他的史学功底扎实,曾结合朱熹的《通鉴纲要》进行讲解,得到了康熙帝的赞赏。
王顼龄的仕途顺利,历任多个职位,包括日讲起居注官、四川学政、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经筵讲官等。他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并兼任工部尚书。此外,他还曾担任御批《书经传说汇纂》的总裁,并在雍正元年(1723年)被加封为太子太傅。
王顼龄不仅在仕途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年轻时即负诗名,一生著作不断。他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王顼龄在清朝康熙年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仅在仕途上历任要职,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